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登陆账号: 登陆密码:
| 加入收藏 |
首 页 | 企业简介 | 新闻资讯 | 彩灯制作 | 仿真艺术 | 彩车彩船 | 工艺宫灯 | 彩灯设计作品 | 联系我们 | 访客留言
 
企业简介
新闻资讯
产品文化
经典欣赏
尚美足迹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彩灯制作
仿真艺术
彩车彩船
工艺宫灯
彩灯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自贡尚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产品文化 >>> 谁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中国  
   
谁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中国
编辑:自贡尚美彩灯 上传时间:2010-6-10 分享到:

     在人们的印象中,说起恐龙文化,往往有着浓厚的欧美色彩。然而,专家的一句“中国才是世界上发现恐龙化石种类最多的国家”则成了我们制作这本中国恐龙专辑最初的动因之一。为了更好地“发现”和梳理中国恐龙,我们全力出击,派出了数位摄影师和记者,走南闯北,纵横东西。从都市中的恐龙博物馆到西北荒原,从学术气息浓厚的古生物研究机构到充满孩子欢笑的恐龙主题游乐园,足迹踏遍内蒙古、甘肃、山东、云南、四川、新疆等省区。而随着寻访考察的深入,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所拥有的数个恐龙“世界之最”,看到了层出不穷的足以震动全球的重大发现,还有已经在中国悄然兴起的恐龙产业和依然沉默在大地中的无限“龙之猜想”。“龙”在中国,其精彩与厚重超越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

    为了拍摄各地的恐龙图片,我们的摄影师度过了一段“超密集出差,扛着设备满中国跑”的日子。图中,图片总监王彤和摄影师耿艺正在山东平邑县的天宇自然博物馆拍摄收藏在这里的辽西恐龙化石。摄影/孙毅博

把龙打回原形

地点: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时间:2010年4月14日

    在一次采访中,我问刘新正工程师:“你在做恐龙复原模型的时候,添加了多少你自己的想象成分?”他想了想说:“50%吧。”

    我们在标本室里看到了化石板和化石标本,在外行人看来,把那些乱七八糟摞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骨骼分离开来,再一个个关节对上去,实在是需要极大想象力和丰富经验的。“骨头都不是乱长的,是谁的骨头就一定能严丝合缝对上,不是谁的就一定对不上。”刘新正说。

    “动物们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和它们的骨骼结构都已经匹配完美了,我们从现生动物甚至人的身上能总结出很多经验。”周忠和所长指着尾羽龙化石板上的胃石对我说,“这些胃石说明尾羽龙是植食性的动物,它的牙齿、脸颊甚至身体的扭动就应该符合植食性动物的特点,这和食肉的恐龙是完全不同的。”(图1,左一为周忠和)

    为了让我们拍摄制作恐龙复原模型的每个步骤,刘新正毫不犹豫地砸了他以前做成的尾羽龙模型(图2)。这位艺术专业毕业的工程师三下五除二地用铁丝在铁架子上窝出了尾羽龙的身体轮廓,接着是贴橡皮泥肌肉、捏细部、上色我注意到,尾羽龙的尾巴和翅膀上的羽毛数量,都是依据骨骼化石数出来的。我们拍下了几个关键的步骤(图3),详见《恐龙长成这样,你信吗?》报道。

    观察了整个复原过程之后,我终于明白了那50%的想象成分指的是什么:恐龙的性情是暴躁还是平静、皮肤的质感是粗糙还是细腻、眼角是上挑还是平顺、脸皮是光滑还是松弛、体色是艳丽炫耀还是暗淡低调甚至在拼接化石的环节里也是需要想象的。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恐龙们,其实是科学家和化石修复工程师们创造的艺术品,既体现了科技的美妙,又折射了人的心灵。

  

寻“龙”黑戈壁

     地点:甘肃马鬃山时间:2010年5月11日

     下午1点多,烈日灼空,我们乘坐的汽车进入了黑戈壁,目力所及都是一望无际且没有任何标示物的荒野,我们开始焦虑起来,担心找不到恐龙化石遗迹。只有给我们带路的老镇长依旧十分镇定,指挥着汽车左突右奔。

    由于我们不满足仅仅展示那些摆在博物馆里面的恐龙化石标本,更希望表现恐龙化石在野外的真实情况,带领读者前往发掘第一现场。于是,结束了在甘肃兰州的采访和拍摄之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马鬃山,希望能在这里交上好运,找到埋藏于地下的恐龙化石。

    马鬃山镇位于黑戈壁的腹地,这里因为曾出土过大量珍贵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在一个小土包前停了下来。“就是这里了。”老镇长说。这里真的能发现化石吗?带着疑虑和满怀的希望,我们开始挖掘。不多时,化石现身了。不过,那是一块块的残片,和平时在博物馆看到的高大的恐龙很不一样。而这,也正是恐龙化石发掘中常出现的真实情景。由于害怕破坏了恐龙埋藏的现场,我们没有再往下深挖,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便架设灯光开始拍摄。为了这组“珍贵”的照片,我们先从兰州坐了一整夜的火车到达嘉峪关市,再从嘉峪关市驱车5个多小时到达马鬃山镇,接着又在戈壁滩上足足颠簸了近3个小时。

探寻“恐龙窝”

    地点:四川自贡时间:2010年5月22日

    在四川自贡,我们走进了“恐龙窝” 从主展厅二楼的观景廊上向下俯瞰,一个人还没有马门溪龙的腿高;向上仰视,马门溪龙长长的脖子直上三楼,头部抵达四楼的顶棚,的确是一条巨龙。除此之外,展厅里还有峨眉龙、霸王龙等大大小小十余种,简直就是一个恐龙窝。为了拍摄一个大场景,我和摄影师围着大厅走了一圈又一圈,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位,连17毫米的超广角镜头也难以发挥作用。回到一楼,我们又想到一招 用低机位作接片,用一只凶猛的食肉龙骨架作前景来展示整个恐龙窝的全景,这才拍摄到了满意的照片。

    除了化石外,我们还在自贡看到了钢筋骨架的机械恐龙,从数十米的巨龙到尺余小龙应有尽有,能动会叫的高仿真设计让这里变成一个“活着的恐龙窝”。把镜头伸进恐龙的大嘴,我们尝试了一次“从龙嘴看世界”。

用光打亮草原恐龙的真容

    地点:二连浩特、呼和浩特时间:2010年5月19日

    那些人在干吗?如果有牧民经过,他一定会感到奇怪。在傍晚的草原上,他可能会看到一个人蹲在一架相机后面,左手举着闪光灯,前面的两个人则挎着大包小包,双手端着大灯,围在一个恐龙骨架边走来走去,像是在寻找最合适的位置 这便是我们在内蒙古的拍摄故事。为了得到最好的光影效果,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这样的“边思考、边尝试、边调整”的工作模式几乎伴随着每天的日升日落。

    在二连浩特,一只成年的沙蜥成为了我们的道具,这位演员的台型非常不错,在镜头面前丝毫不扭捏,最终定格在影像里的,是以沙蜥为前景、恐龙模型为背景的画面 曾经的地球霸主虽已灭绝,而它们的近亲蜥蜴却继续在这个星球繁衍着。

    乌兰察布草原上的火山也引起了拍摄组的注意。仍是傍晚时分,我们扛着设备,端着装满恐龙骨头的箱子,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了一座火山口。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更利于拍摄理想照片 可以趁天还较亮时将这具精巧的窃蛋龙骨骼模型组装起来,然后在昏黄的暮色中找到最合适的光线条件。果然,在日落时分,夕阳斜斜地照射着大地,配合着闪光灯照明,窃蛋龙的骨骼也呈现出了暖暖的黄色,冰冷的躯体仿佛一下子充满神奇的生命力。

    一天的辛苦工作又结束了,曾经地火喷涌的火山口上,斗转星移,已是一片静谧平和,昔日繁盛的恐龙家族如今也只留残骨石骸。今天的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想象这个星球上曾经的“龙之时代”的喧闹与繁华。

 
打印本窗口 】    【 关闭窗口 】    【 返回上一页